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专题研究咨询类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几点启示………李秀平 史晋燕 周景波 王雷

发布时间:[2009-12-21]    关注度:[]

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李秀平   史晋燕   周景波  王雷

(本文发表于《中国工程咨询》杂志)



受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了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具体实施工作。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建成后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刘淇书记批示:“首都博物馆工程成为一个精品,要总结其经验,对奥运工程有所启发借鉴,在行业内推广”。作为北京市发改委开展后评价工作试点项目之一,目前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后评价得出的经验教训已应用于国家博物馆改造项目、北京市美术馆新馆等项目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结合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成果,对今后博物馆项目建设提出几点启示。

一、博物馆项目建设的发展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年-2010年),中国“十一五”期间全国将力争新建重点博物馆300座以上,到2010年,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2600座。形成以国家博物馆为龙头,省级博物馆和重点行业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与中华文明和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博物馆体系。

随着博物馆建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随着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的启动,天津博物馆、福建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新馆、湖南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新馆等一批大型博物馆建成开放,同时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山西博物馆新馆、中国科技馆等一批博物馆在基础设施、研究展示、管理运行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快度提升,我国的博物馆建设已经赶上或接近国际博物馆建设的先进水平。

在“十一五”期间,中央及北京市将共计投入30多亿元,用于北京地区博物馆的改扩建、新馆建设等项目。北京市除了启动北京美术馆、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等一批新博物馆建设外,一些老博物馆也将进行新一轮改扩建高潮,其中包括国家博物馆改扩建、中国科技馆三期工程的建设、中国农业博物馆扩建、老舍纪念馆扩建等工程。同时,北京市还将完成妙应寺白塔管理业务用房建设、老山汉墓保护展示用房建设等工程。

多年来,全国新建许多博物馆,有些博物馆规模大、投资多、影响面广,但博物馆建成之后,其功能需求如何、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何、管理运行机制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发挥最佳的投资效果却无人问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从总体上看,新建的博物馆建设项目既有佳作也有败笔,有些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和不足,甚至留有遗憾。例如有的博物馆建筑成覆斗状或陈列展厅呈扇形,既不利展陈布置,又浪费空间面积;有的博物馆建筑设计不能满足展陈的要求,其主题意境全部破坏,整体方案失败,结果推倒重来,耗费人力、财力、时间;还有些博物馆因门口小、通道窄、展品无法进去,只好弃电梯而动用吊车从窗户解决等教训。

二、开展博物馆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必要性

在迎来新一轮博物馆建设热潮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如何实现博物馆功能、如何克服盲目超前建设、如何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以及如何确保新建博物馆能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挑战。虽然每个博物馆都是不可复制的,但对于博物馆建设、博物馆功能定位、工艺技术及运营体制等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不同展示内容、不同主题的博物馆的,相关经验教训的反馈对于避免今后项目出现类似问题、提高投资效益是非常必要的。

项目后评价从博物馆建设项目的前期决策阶段、实施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项目规划、建设规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展陈设计、各项工艺技术、节能环保、博物馆功能、新材料、新工艺应用、财务效益、运营管理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与评价,总结博物馆前期决策、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并提出建议。通过博物馆建设项目后评价经验教训及建议的反馈,对于提高政府决策部门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提高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水平、提高项目管理者的项目管理水平将发挥积极作用。

1、对立项决策的指导作用

后评价通过对博物馆建成后的各项指标与前期决策时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差异,找出原因,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以指导今后类似项目的立项决策。

2、对新建项目的项目管理起到借鉴作用

通过对博物馆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回顾,总结博物馆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对今后类似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具有借鉴意义。采用好的经验,避免同样的错误,从而提高建设者的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及投资效益。

3、对同类项目的建设标准起到补充作用

通过后评价对其建设标准进行归纳总结,对博物馆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同类项目的建设标准起到了补充作用。

同时,后评价通过对博物馆建设项目的评价,对现行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在建设规模、建筑内容、主要工艺技术指标、建筑总体布局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标准予以补充和完善。

4、对先进工艺做法的总结与推广作用

目前很多博物馆建设项目从结构、装饰和节能环保上都采用了多项新工艺和新技术,有些工艺技术获得国家级工法和专业奖项。

通过对博物馆项目的后评价,总结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经验及先进的工艺做法并在行业内推广,有利于提高今后项目的建筑质量和技术水平,同时也为政府审批相同新技术、新工艺的建筑项目提供了专业依据及技术标准。

5、建立博物馆建设项目后评价机制,对于促进博物馆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对博物馆的评价仅局限于建筑界内,并侧重于对建筑造型的评价,这不足以反映一个博物馆的成败,这也是博物馆界与建筑界分歧的原因。

博物馆作为一个城市区域的重要文化设施,社会教育的特殊课堂,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对它的评价应是社会范围的,包括建设的方针政策、社会效益,运行管理、观众服务、展示内容与形式艺术、建筑功能与形体艺术、环保节能等各项指标的评价等等。通过全面了解博物馆的运营管理情况,并结合博物馆的专业功能,以博物馆国际化发展为方向,总结博物馆运营管理及业务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对于促进博物馆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6、建立大型文化设施建设、运营过程中信息资料的数据库,为今后政府投资决策提供参考数据。

后评价不仅包括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评价,同时对项目运营阶段也要进行评价,通过后评价工作,整理了博物馆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及运营过程中的信息数据,例如重大设计变更统计、观众反馈信息等,这些数据在开展同类新项目前期研究工作时,对于新项目的设计标准、功能定位等方面起到极大的作用。所以博物馆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成果,不仅有利于政府部门进行立项决策时参考,同时也有利于博物馆行业管理部门进行规划时参考。

综上所述,为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博物馆建设的遗憾发生,开展博物馆建设项目后评价是必要的。

三、后评价工作对今后博物馆建设项目的几点启示

通过对博物馆建设项目开展后评价工作,对于今后博物馆建筑项目的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对博物馆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的启示

1、重视建筑工程与展陈工程的合理衔接,确保博物馆功能的有效实现。

后评价认为,展陈工程与建筑安装工程的合理衔接是博物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将直接影响整体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和工程造价控制以及博物馆功能的充分实现。

2、合理确定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知识产权处置方案,因地制宜地对设计方案进行完善和优化,同时应重视方案设计与后续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有效衔接。

保护智力成果的知识产权是目前国际上较为通用和常见的做法,工程建设过程中也会涉及这一领域的法律保护问题,尤其是在有外国单位参与的工程建设中,制定出符合国情及工程实际情况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案更为重要。运用法律手段,通过设定法律权利和义务的方法,明确设计方案的所有权和修改权等,将有利于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纠纷,甚至是国际纠纷的发生。

(二)对博物馆建设项目功能技术设计的启示

1、博物馆建设规模

首先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确定博物馆建设规模;其次要着重研究博物馆功能的面积分配,特别要体现现代化博物馆功能的延伸,内容的扩展,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后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博物馆各个组成部分的规模比例关系,使之更有效地为公众服务。

2、加强工艺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融合

大型博物馆建筑设计应以工艺技术为龙头,与展陈设计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才能实现博物馆的功能。博物馆是工艺要求很强的建设类型,对藏品入库、储存、出库的流线都有专业设计要求,特别是对温度、湿度、光线的物理要求是十分苛刻的。因此加强博物馆的工艺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加强博物馆专业工作与建筑师的沟通与合作,是成功建设博物馆的基本原则与科学方法。

3、展陈设计

在新的博物馆建筑设计和展览陈列设计中,应有展览陈列设计人员和博物馆使用单位的全程参与,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使展览陈列设计更加符合实际使用情况及需求。在展陈设计招标的过程中,应严格挑选专家评委,以保证展陈项目设计方案的评选效果。设计单位、项目单位及施工单位应充分沟通,保障展陈项目的实施达到设计效果和项目单位的要求。

4、项目节能

对于大型博物馆类的建筑,因其大层高、大空间的特点,其能耗会比普通公建要高,同时文物的保管及展览对空调和采光照明均提出高难度、高标准要求。建议在以后的类似建筑工程中,将节能作为设计的重点,编制详细的节能专篇并对其进行评估,尽最大努力减少能耗以达到节能目的,节能同时可以减少博物馆今后运营的成本,增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对现行博物馆建设标准予以补充和完善

通过对博物馆后评价分析认为,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对于今后博物馆建设,应对其建设规模、建筑内容、主要工艺技术指标、建筑总体布局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标准予以补充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满足现代化博物馆建筑设计的需求。

1、建设规模方面

现行《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对博物馆建设面积指标上、下限的规定不够明确,幅度较大,实际执行中难以控制,因此应重新研究制定一个符合实际情况,从需要与可能出发,既满足现代化博物馆功能需求、又便于操作实施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科学合理的建设规模标准。

2、建筑内容方面

现行《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是依据传统博物馆的三大功能而制定的,它在建筑内容方面侧重于藏品库区与陈列展区。而现代化博物馆核心内容之一是突出“以人为本”,积极提供人性化服务。因此今后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需要增加这方面的建设内容与制定相应的指标。

3 工艺技术与技术指标方面

为了满足博物馆功能的要求,博物馆工艺技术相对于其他文化建筑的要求较高,现行博物馆建设标准仍局限于传统博物馆的要求,其科技含量与现代化博物馆建筑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相关技术指标与参数也不够完善,如绿化率、容积率、建筑密度、抗震烈度等,因此需要在这些方面补充完善相关标准。

4、建筑的总体布局方面

博物馆总体布局具有全局性,是建筑设计师首先必须构想的原则性问题,其中包括建筑平面、室内外空间架构、主要出入口的布置,流线组织等。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它涉及到环境对总体布局的影响,城市规划对总体布局的要求,博物馆功能在总体布局中的体现与落实。这些都是建筑设计师所必须面对的矛盾和遵循的原则。现行《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在这方面的表述还不够到位,建议补充和完善。

5、馆址选择方面

博物馆馆址的选择是关系到建馆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它涉及到博物馆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能否充分的实现。随着文物征集工作的开展,博物馆的藏品数量将不断增加,库房和相应的设备也会不断增加,博物馆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选址上预留发展的空间。

建议在城市发展规划中为博物馆类建设项目提供更为适当的位置,重视与关注博物馆功能的延伸与持续发展的需求,体现博物馆规划用地的前瞻性,为博物馆持续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和余地。